homeText 首页 资源库 技术库 污染河流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的生态丁型潜坝技术

污染河流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的生态丁型潜坝技术

污染河流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的生态丁型潜坝技术,供应,水专项,太湖流域

污染河流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的生态丁型潜坝技术

技术详情
应用领域:农村中小河流的水污染治理
技术应用形成:;
技术成熟度:;
知识产权形式:自主研发

技术简介/摘要

 

(一)基本原理

生态丁型潜坝是借鉴水利工程中丁字坝的设计思路,结合生态浮床、人工湿地的基本原理而开发设计的一种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生态丁型潜坝通过改变河道底部地形,影响水体中水流方向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路径,增加污染物在潜坝与河道边界所围成塘体内的水力停留时间,同时利用潜坝基质及垂直于潜坝上方水面上生态浮床的作用,实现有效去除污染物、降低水体浊度、改善水体生境条件的目的。在生态丁型潜坝的外侧岸带,衔接一定面积的河流边坡湿地,进一步处理潜坝与浮床间出水,稳定水质,提高河段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工艺流程

生态丁型潜坝技术主体工艺分为:丁型潜坝、框架浮床、稳定湿地。从改变水流方向河床底部结构入手,结合潜坝基质、生态浮床及后续湿地的物理化学作用、微生物降解作用、植物吸收作用及协同作用,最终增加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路径,实现对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同时,对区域内水体内部结构及水流态的改变,改善水体生境条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从而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

工艺设计中,作为主体的丁型潜坝可根据河流深度、宽度及水体流速等因素进行结构调整,但要满足纵向及横向潜坝单体的长宽比要求;同时,垂直于潜坝设计的生态浮床也要根据潜坝长宽做适当调整;后续稳定湿地系统原则上应设计于平行于水流方向坝体出水的末端,但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在垂直于河岸带坝体后面进行设计建设。

(三)关键技术

1)丁坝主体结构的设计;

2)生态浮床技术;

3)稳定湿地技术。

(四)技术来源及知识产权概况

自主研发。相关技术专利有一种用于河流污染治理的生态丁型潜坝系统(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0403497.8)。

推广应用案例

 

应用单位:无锡市胡埭镇龙延村村委

实际应用案例介绍:在直湖港次级支浜朱家浜进行了应用示范。本工程中,生态丁型潜坝系统设计于具河道西端25m处,由水下丁型潜坝、水面框架浮床及后续稳定湿地系统组成。其中,丁型潜坝设计于河道底部,高度为0.6m,与常水位水面距离为0.9m,不影响正常的泄洪需要,垂直与平行河道长度均为7m,宽度为2.5m,坝体采用天然沸石铺设,沸石粒径6~8cm,总用量约21m3;框架浮床与坝体垂直设置,浮床上种植粉绿狐尾藻(见下图);稳定湿地设计于坝体东侧北岸,恢复总面积为54m2,湿地植物为再力花。
1566272214(1)
 

生态丁型潜坝的设置,使输入污染物在扩散迁移方向上降解速率明显加快,丁坝外侧(3#--37m处)相对于排污口附近(0#-2m)污染物工程前后下降比例平均分别为:CODMn19.2%51.0%);TN19.5%66.3%);NH3-N34.3%82.0%);TP39.4%53.0%)。生态丁型潜坝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两侧污染物浓度差值也逐渐缩小,说明系统的设置不仅影响了坝前与坝后污染物下降的比例,同时也促进了坝前污染物浓度的降低,说明工程建设使生活污水排放所影响的范围逐步缩小。

 

 

工艺流程图: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宋祥甫
  • 电话:
  • 单位:上海农科院
  •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返 回

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834016

商务热线:010-88480403

传真:010-88480301E-mail:webmaster@e20.com.cn

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25号楼,邮编100195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20环境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