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中国环境产业

   日期:2020-02-25     来源:Dr曹曼     作者:曹曼博士     浏览:1442     评论:0    
核心提示:导语疫情突然来袭,我们始料不及。其影响波及到世界,对我们国家涉及到方方面面,如当下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和生产进行。接下来的影响将深入到生活与生产方式,尤其是涉...

导语

疫情突然来袭,我们始料不及。其影响波及到世界,对我们国家涉及到方方面面,如当下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和生产进行。接下来的影响将深入到生活与生产方式,尤其是涉及人与动物、人与污染物、人与人接触的场景,以及“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普及。环境产业应是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与“智能+环境产业”和环境产业网络平台将呼之欲出。

面对疫情,每一个公民,都应全力以赴迎战。首先要做到的是保护好自己,坐在家里不出门,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保持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也是抵抗病毒传染和防止感染的有力措施,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在可控的范围内适当活动是必要的。尤其是看到领导和医护人员冲锋陷阵的时候,更是坐立不安,总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思考疫情过后怎么办?对我国环境产业有什么影响?并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做些准备工作,是我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此给大家分享,期望能发挥点有益的作用,更想得到大家的批评指导。

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增加

这里讲的环境产业包括环保产业和环卫产业,环境企业包括环保企业和环卫企业。前期重视水处理催生了几个上市企业,主要从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运营。后期固体、大气和环境修复市场的启动,催生了一批环保、环卫上市企业,分别从事垃圾焚烧厂、固废回收、烟气脱硫脱硝和园林绿化的建设运营。同时,给污水和垃圾处理配套的中小企业,也借机搭上了上市的快车。

期间能得到持续发展的环境企业,一是为市政提供服务的,赚的钱来自于政府补贴;二是为这些环境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赚的钱来自于前者。可以说大部分环境企业赚的是政府补贴,赚排污企业钱的环境企业都很难做大。也可以说我国的环境产业是靠政府养大的,或靠股市撑大的,相当于一直没有断奶和被宠爱的孩子,缺少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尤其是关键技术的开发。否则,只能在狭缝里求生存,但锻炼出来了很强的生存能力,培养出来了环境情怀。

环境产业具有公共属性,加之我国重人情关系和存在腐败现象,有专家讲我国环境产业是一个伪产业。包括环境产业市值的增加,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导向和股市发展的不成熟,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国环境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引导和机制的漏洞,可以说分享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红利。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变慢,环境企业出现了民退国进的潮流,很多民营企业被国有化,包括大型上市企业,开始了我国环境产业的第一轮大洗牌。同时,国有大企业开始进入环境产业,首选采取收购的方式,可满足国有企业快速做大的需求;其次利用地方环卫市场资源,地方城建、城投和环投企业开始拓展环卫业务,可满足政府快速响应中央号召的急需,尤其是第一批46个重点城市,要求在2020年底完成垃圾分类利用试点。

同时,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十条”出台后,习总书记又发表了“两山”论,环境治理需求增大,表现在量(治理量大)和质(标准更严)两个方面。疫情的出现,对环境质量和处置场景的要求,必将有增无减,加之对经济的重创,政府财政压力加剧。一方面要求高,另一方面资金紧,两方面相加对环境企业造成巨大压力,必将导致:环境市场对降低项目投资和运行费用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即需要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城市建设对智慧环保和智慧环卫的需求,也会提到议事日程。

催生环境行业的独角兽企业

环境企业国有化的好处,是实现了环境产业发展主体的强化,作为有公共属性的产业,国有化为主是必要的,也是发达国家的经验。国有化的弊是失去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尤其是被收购的项目和公司,多是资金紧张或遇到其它经营难题。换个角度看,盈利好的项目和经营好的公司,万不得已是不会卖的。加之环境项目利率一般都不高,在民营企业手里盈利不好的话,到国有企业手里更难盈利。

这样发展起来的国有环境企业物种,相当于速成的养殖动物,适应和生存能力差。对于没有经验积累的新进入者,面临的挑战将更大,普遍欠缺的是核心技术和技术团队,以及运营管理经验。概括收购后环境企业的特点,是国有为主、管理团队磨合难、战斗力弱、市场适应能力差。在锻炼培养团队和拥有核心技术的过程中,必将会经历一个阵痛期,有提前计划和行动者将有未来,否则将会在阵痛期灭亡。

疫情的出现,环境管理执法严格将起动过程管控市场,排放标准严格将起动新技术的应用和现行设施的升级改造。加之,垃圾处理的法制化将快速启动环卫市场,尤其是垃圾是碎片化的,需要网络技术及其基础设施,包括线下运输和线上存储。在这种情况下,环境产业要快速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借助各方面的红利,包括社会红利、产业红利和技术红利等。

特别是具有公共属性的产业,更应该充分利用时代和社会红利,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这个时代的主流技术,及其基础设施,应同其它产业同步,大力发展“互联网+环境”和“智能+环境产业”与环境产业平台运营管控业务。遗憾的是整个行业在技术投入上欠账较多,急需拥有主流技术(“智能+”和互联网平台)的独角兽环境产业平台公司出现,来担当历史赋予的使命和重任。

发达国家的环境产业,以国有企业为主,由几个大公司统领。伴随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各行各业要进行融合,并带来经营模式的跨界升级,包括C端、B端和G端(政府)的融合。必将促进各个行业的大洗牌,类似现在的商业,都会有几个平台型大公司统天下。环境产业同其它行业一样,将会再洗牌出几个平台型公司,疫情的出现将使这次洗牌加速并早日到来。

用网络平台化解体制障碍和机制弊端

我国环境产业的真实状况,可从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看出。这就是我国第一代环境从业者,努力付出了毕生精力,难找到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原因。环境质量得不到根本改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投入、技术、管理等,长时间没有解决必有其深层原因:体制障碍。即我国是公有制,公共资源的保护困难,尤其是我们赖于生存的天空和水土,可用公地悲剧理论模型来解释。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我国的管理机制对环境保护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条块分开的,各行各业生产过程的环境问题各自负责,环保部门负责排放口的监管,各自的数据也不及时分享。加之监管技术和漏洞问题,排污主体对真实数据的掌握,也不够及时全面完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即使孤岛的信息存储及时完整,其应用价值也被自己打了折扣。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3R原则的落实和全生命周期的管控,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排、协同执行和持续迭代优化,实际推行时困难重重。例如,农产品没有进入交易前归农业部门管,交易过程和进入餐桌前归城管管;消耗转化成污水进入下水道后归市政管,变成生活垃圾(如厨余)后归环卫管,分出来外包装的回收归发改委,污水和垃圾处理后外排归环保管。

特别是行业保护和本位主义,导致有关制度不衔接连贯,甚至是矛盾。不但给执行者带来不便,而且还造成很大浪费。例如,畜禽粪便、餐厨和厨余等有机质的厌氧消化,生产沼气和固态有机肥,同时产生大量沼液。沼液中含有大量的生物菌肥和有机质,以及肥料元素N和P等,农业部门认为这些都是土壤必须的营养,而且是有机的。而环保部门认为,其中的COD等指标严重超过农田灌溉标准,必须处理到低于农灌标准后,才能排入农田。当然,不排除沼液中有其它对农田有害的物质,有的话是可以分离出来的。

就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经历化肥和农药的长期使用,我国土壤中的有机质,特别是生物菌落已严重缺失,沼液还田是首选方案。此外,还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当然,这与我们对沼液的认识不到位有关,不能简单的把沼液看成废水或有机肥。的确,按我们给化肥的定义,其中的N、P、K含量较低,从这个角度讲应用价值不大,甚至抵消不了应用成本(主要是运撒费用)。其实,沼液中的生物菌落更有价值,不该把化肥的概念应用到沼液上,应重新定义沼液的价值。

现有机制等于人为地把物质的迁移转化划分成很多环节,隶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并设置了很多边界墙或壁垒。短期看对各行各业的生产是有利的,对环境和生态保护却成了弊端。不但使全过程管控和优化难实现,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增加了很多成本,制造新的浪费。任何体制都有其利弊,体制是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改变的。既然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没有必要先去改变它、打通它,也没有必要等靠它的改变。

解决这个问题办法有多种,最有效的办法,一定是最简单的办法。我们可做的是改变自己,换一个思路,如绕行或超越等。可利用新时代的主流技术,借鉴互联网对商业颠覆的经验:线下解决不了的,可通过线上解决。线上可超越线下的条块分割,实现起点到终点的直联、直通、直达和互动。就是将中间环节全部去掉,边界墙自然消失。

尤其是疫情的出现,减少人与人、人与废弃物之间的接触是必然需求,去中间环节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但需要“智能+环境产业”和环境产业网络平台做支撑。现在网络技术和云计算等公共设施都已具备,彻底化解发展环境产业的体制障碍和机制弊端指日可待,疫情可能成为促进化解的助推器。

用网络平台颠覆工程建设运营模式

环境工程项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用户是企业的老板,工程投资额都比较大,内容比较多,有很多设备材料和不确定性,中间都经过很多人,“跑冒滴漏”严重,降成本的空间很大。工程运行生产的产品是排放物,对产品质量提升缺乏内在的驱动力,一般不会主动改进提高,甚至有故意拖延和想办法降低的,生产效率提升的空间更大。

工程建设装备和施工方式,大多处于低层次的人工为主的状态,缺少专业化的装备和施工队伍,以及标准化的施工流程与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工程建设效率低下,不但工期拖延时间长,而且原材料浪费严重,质量难以保障。特别是土建设施和非标设备,作业条件参差不齐,使用维保成本更高。

尤其是各单元之间的衔接上,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常发生的空间和时间的错位,控制和寿命的不统一。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行和效果。随着环境质量标准的提升和管控的严格,对设备和工程的性能及其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现有工程建设模式和装备与管理,明显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利用“智能+环境产业”和环境产业平台,可让废弃物排放者能与废弃物治理者直接实时对接,使废弃物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处置费用最小化,杜绝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让监督管理者能实现全过程实时监管,并消耗最小的资源、花费最小的费用;让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能按规则获得需要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数据,并能在受控范围内开展改进生产和消费的行动,以及改进平台的建议及受控的行动。

所有以上的“最”,都基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减少过程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即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包括转化效率+利用效率+生产效率。在环境产业网络平台上,让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所有参与者与用户,实现互联、互通和互动。即去掉所有中间环节,实现阳光作业管理。彻底改变我国环境产业传统建设管理和运营模式,实施线上建设运营管控,大幅度削减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

疫情给人民和国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给政府领导的压力也是巨大的,疫情过后政府的财政和企业的资金压力将会突现。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力以赴尽职尽责,通过团队协作和产业协同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社会、产业和技术等红利,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企业、政府和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智能+环境产业”和环境产业网络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创造新价值,也是同消费互联网平台的显著区别,可降低环境工程投资和运营费用,并提升治理质量水平,是为政府分担、缓解财政压力、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和举措。

 
分享
0相关评论

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834016

商务热线:010-88480403

传真:010-88480301E-mail:webmaster@e20.com.cn

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25号楼,邮编100195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20环境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