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的十大看点

   日期:2019-11-20     来源:文汇报     浏览:2497     评论:0    
核心提示:总体方案的十大看点10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由总体要求、定位和目标、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总体方案的十大看点

10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由总体要求、定位和目标、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加快重大改革系统集成和改革试点经验共享共用、强化实施保障等6个部分组成,明确了45条具体任务。

一体化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同时,选择青浦区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区黎里镇,嘉善县西塘镇、姚庄镇作为一体化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从《总体方案》内容看,具体有十大看点:

看点一:一体化示范区的角色定位: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一体化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通过一体化示范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起到做实一小片、协调一大片、引领一整片的作用,更好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成果。

看点二:一体化示范区的初心使命:初心是生态绿色和一体化、使命是两个率先。

一体化示范区的初心就是生态绿色和一体化发展。一方面,生态绿色就是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一体化发展是示范区建设的天然使命和追求。使命就是实现“两个率先”,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示范新路。即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看点三:一体化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新标杆、新高地、试验田、新典范。

一是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充分发挥环淀山湖区域生态环境优势,构建蓝绿交织、林田共生的生态网络,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大都市圈,形成绿色田园、古朴乡村、现代城镇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积极探索和率先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二是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依托优美风光、人文底蕴、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更大范围区域一体的产业创新链。

三是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聚焦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等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一体化制度安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集成,高起点扩大开放,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构建便捷、绿色、智能、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多层次、跨区域、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网络,打造凸显江南水乡特点的文化标识地,促进城乡有机融合、均衡发展,为居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环境。

看点四:一体化示范区的空间布局:“两核、两轴、三组团”,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江南水乡特色格局。

一体化示范区将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不搞集中连片式开发,打造“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空间格局,形成“两核、两轴、三组团”的功能布局。

“两核”即环淀山湖区域和虹桥区域。

“两轴”即沿沪渝高速和通苏嘉高速的两条创新功能轴。

“三组团”即以青浦新城、吴江城区、嘉善新城等节点为支撑的城市功能组团。先行启动区着力构建“十字走廊引领、空间复合渗透、人文创新融合、立体网络支撑”的功能布局。

看点五:一体化示范区的生态目标。

以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一河三湖”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构建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格局,建设著名文化生态湖区。

到2025年,主要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太浦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淀山湖水质除总氮外所有指标达到Ⅳ类(总氮Ⅴ类);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0%;骨干绿道达到500公里以上,其中先行启动区骨干绿道达到200公里以上。先行启动区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75%。

看点六:一体化示范区的制度创新:重点聚焦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公共信用等八个领域。

明确了一体化示范区的八个方面制度创新:一是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二是探索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三是探索跨区域统筹土地指标、盘活空间资源的土地管理机制;四是探索项目跨区域一体化管理服务机制;五是探索促进各类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六是探索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管理制度;七是探索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政策;八是建立统一的公共信用管理制度等。

看点七: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势转化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明确了一体化示范区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华为研发基地落户青浦西岑社区,充分说明“有风景的地方就会有创新经济”。一体化示范区将加快探索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以水为脉,保护水生态、提升水品质、做好水文章,以西岑科创中心、汾湖高新区和高铁科创新城等为发展组团,形成蓝色创新珠链,将生态优势转化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打造生态价值新高地、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打造绿色宜居新高地,为长三角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路径和提供示范。

看点八:一体化示范区的改革集成

明确了一体化示范区将加快重大改革系统集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可以在地方试点的,一体化示范区将集中落实、率先突破,进行系统集成,两省一市实施的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成果均可在一体化示范区推广分享。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包括率先建立跨行政区域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等;二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包括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乡村产业混合所有制经营等;三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包括完善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制度,完善创新激励制度;四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包括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改革,推进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等。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看点九:一体化示范区的经验共享:两省一市实施的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成果均可在一体化示范区推广分享。

明确了一体化示范区沪苏浙改革试点经验共享共用。国家批复沪苏浙实施的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成果均可在一体化示范区推广分享,包括上海和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江苏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苏州工业园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浙江国家经济信息示范区、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等制度创新成果等,将加快在一体化示范区推广实施。

看点十:一体化示范区的体制机制:理事会-执委会-发展公司,三层架构、业界共治的模式。

明确了一体化示范区的体制机制。一体化示范区将建立“理事会+执委会+发展公司”三层次架构,形成“业界共治+机构法定+市场运作”治理格局。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三地联合,业界共治。两省一市联合成立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理事会由两省一市相关政府部门和示范区属地政府组成,突出政府作用和属地责任;同时,为充分吸纳社会建议,理事会邀请了知名企业家和智库代表作为理事会特邀成员,发挥类似公司独立董事的作用,为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二是三地轮值,统一决策。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的理事长由两省一市常务副省(市)长轮值,理事会作为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重要事项的决策平台,研究确定一体化示范区发展规划、改革事项、支持政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理事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保障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

三是授权充分、精简高效。理事会下设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执行委员会,作为一体化示范区开发建设管理机构。执委会负责一体化示范区发展规划、制度创新、改革事项、重大项目、支持政策的具体实施,重点推动先行启动区相关功能建设。

《总体方案》推进落实的有关情况

《总体方案》内涵丰富

《总体方案》今天已经在网上全文公开,共有6个部分,45条具体任务。重点如下:

一是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初心使命。示范区的初心是生态绿色和一体化发展,使命是实现“两个率先”。生态绿色是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要做好生态绿色这篇大文章,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实现以生态绿色为引领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发展要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两个率先”就是要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二是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新标杆、新高地、试验田、新典范。

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是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让绿色成为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积极探索和率先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是要依托示范区优美风光、人文底蕴、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发展生态友好型绿色创新经济,充分体现“有风景的地方就会有创新经济”。

打造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是要聚焦重点领域,大胆创新,积极试验,探索行之有效的一体化制度安排,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示范。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有机融合、均衡发展,为居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切实改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级水平。

三是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空间布局。示范区湖荡密布、河网交错、阡陌纵横,空间布局体现江南水乡特点,确定为“两核、两轴、三组团”。

“两核”即环淀山湖区域和虹桥区域,“两轴”即沿沪渝高速和通苏嘉高速的两条创新功能轴,“三组团”即以青浦新城、吴江城区、嘉善新城等节点为支撑的城市功能组团。

示范区将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不搞集中连片式开发,打造“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空间格局。同时,先行启动区着力构建“十字走廊引领、空间复合渗透、人文创新融合、立体网络支撑”的功能布局。

四是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制度创新。示范区的核心是一体化制度创新,要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示范区将重点围绕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和公共信用等八个方面率先开展一体化制度创新,示范引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五是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组织保障。示范区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性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示范区的管理架构是两省一市全新探索的工作机制,将建立“理事会+执委会+发展公司”三层次架构,形成“业界共治+机构法定+市场运作”三方治理格局。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三地联合、业界共治,二是三地轮值、统一决策,三是授权充分、精简高效。

示范区建设推进的总体情况

11月1日示范区揭牌前,两省一市积极主动谋划,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高水平起草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的起草过程是一个凝聚共识、推进共识的过程。沪苏浙两省一市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按照前有专人、后有专班模式,在起草过程中反复沟通协调,对方案内容不断深化完善,求大同存小异,寻求最大公约数。

二是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在起草总体方案同时,由上海市规划资源局牵头会同江浙两省规划资源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同步编制示范区空间规划。通过中规院牵头,委托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3家机构开展内部工作营的方式,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委托上海市城规院开展先行启动区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正在根据印发的《总体方案》作进一步深化完善。

三是高标准梳理重大项目。在做好示范区顶层设计的同时,积极梳理储备一批重大、先行项目,力争做到尽快形成显示度。目前已梳理形成了包括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等4大类示范区“重大项目清单”。同时,正在研究制定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等,力争实现示范区产业用地分类标准、产业用地出让制度、产业用地管理政策和产业用地计划指标“四个统一”,为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四是高要求组建管理推进机构。两省一市共同组建示范区理事会,11月1日揭牌后,示范区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理事会工作规则、示范区总体方案分工和近期重点工作安排三个重要文件,目前已印发执行。同时,两省一市组织部门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原则,通过公开遴选、深入考察、精心筛选,挑选了首批35位工作人员组成示范区执委会。10月30日,执委会工作人员全部到位。11月5日,执委会正式挂牌运作。

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下一步工作

近期,执委会要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完成示范区和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聚焦水系统、综合交通、生态环保、市政基础设施、文化和旅游发展、产业发展等6个领域,以先行启动区为核心,编制好专项规划。

二是强化制度创新。按照总体方案明确的八个重点领域,积极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有序推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三是强化项目落地。围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四个重点领域,聚焦先行启动区功能提升,尽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四是强化资源配置。协调两省一市三级八方,加强优势资源要素集聚,做好政策保障,特别是加大对示范区重大生态类项目、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存量低效用地盘活项目、重大功能性项目导入等支持力度。

五是强化法治保障。做好示范区制度创新的法治保障,通过协同立法做好对执委会的明责授权。

 

 
分享
0相关评论

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834016

商务热线:010-88480403

传真:010-88480301E-mail:webmaster@e20.com.cn

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25号楼,邮编100195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20环境平台 版权所有